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產品分類
聯系我們
-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
- 電話:13791739397
- 傳真:0537-6855252
- 郵箱:13791739397@163.com
- 網址:-
- 地址:嘉祥縣長城雕刻廠
石獅子的來源及寓意是什么
發(fā)布時間:2013-07-17 09:20:33 閱讀:16522
在古都開封龍亭公園的朝門廣場前,有一對體形高大、雕刻古樸渾放的石獅子,高3米。東雄西雌,面南背北,坐立鎮(zhèn)守在宋都御街北端的御道兩旁,勇猛威風,蔚為壯觀。石雕獅子祥瑞的象征-獅子滾繡球寓意喜慶,民間習俗獅子是鎮(zhèn)宅神獸。也有避邪的作用,而且獅子的嘴一個張開一個閉合,張是招財,閉是守財,兩者代表吐納之意,有些放石雕麒麟,麒麟也是神獸,而且有助于風水,特別對那些門對水(河,江)的,有馱水的作用。一對巨大的石獅子,一頭公一頭母,公獅子的腳下踩著球,代表腳踏環(huán)宇,象征權力和統一,母獅子腳下踩著一頭小獅子,代表子孫綿長,表示母儀天下。
獅子古稱“狻猊”,又叫“白澤”,生性兇猛,吼聲若雷,震天動地。令人生畏.被孫為“百獸之王”.據《傳燈錄》記載;釋伽佛生時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作獅吼云。“天上天下。唯我獨尊”。“佛教借獅子的聲威,來宣揚其佛祖釋如牟尼創(chuàng)教說法之威嚴,其意圖不外是想使其他教派要像群獸畏獅那樣懾服于佛教。開封大相國寺八角琉璃殿中東南方面的文殊菩薩,以獅子為其坐騎,同祥是在顯示其智慧神的威嚴。
獅子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,漢代傳入中國,據《后漢書•西城傳》記載,東漢章帝章和元年(87年),大月氏曾獻獅子;和帝永元十三年(101年〕,安息國王曾遣使贈獅子;后隨著佛教的傳播,獅子在中國逐漸增多,人們對它的形象也日益熟悉。唐、宋以來,世人將獅子形象雕刻于石,奉之為威振八方、唯我獨尊的神獸,安置在王宮、官第、宗廟、祠堂。寺院等宏偉建筑群的大門兩旁,以贈強其威嚴氣氛。唐代詩人韓愈的“金階鑄出梭挽立,玉柱雕成林棘啼”詩句,形象地說明了封建統治者門前的獅子是權力和吉祥的化身。并顯示王權的神圣及主人身份的高貴。
龍亭門前的這對石雕獅子,傳為宋、金故宮的鎮(zhèn)門獸,明代又成為周王朱橚的府第門衛(wèi),原來安放在今新街口一帶,清雍正年間,河南巡撫王世俊修建萬壽宮,將此雙獅搬運到今地,因搬運不慎,將雄獅的前雙腿折斷,民國年間,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第二次主持期間,為破除迷信,將萬壽宮道觀開辟為中山公園。馮玉祥出自愛國憂民的心情,令人在雄獅頸下刻上“睡獅猛醒,勿傷我種”八個大字.以喚起民眾;在雌獅頸下,又刻有“此宋故宮物,清雍正年間移此,一傷二足”和“民國十七年••••••題”。
這一對石獅,曾伴隨古都人民度過了漫長的艱難歲月,是開封千余年的歷史見證。今天,它作為珍貴的文物,可以使前來旅游觀光的游客發(fā)思古之幽情,雄獅雙目灼灼,平視遠望,勇猛威風依在,右足下踏著一球,俗稱“獅子滾繡秋”,既是權力的體現,又是統一寰宇的象征.雌獅傲然不屈.雙膝下盤繞幼獅,既表達出母性的慈愛,又象征著子嗣昌盛。
現在龍亭公園門前的石獅,其原有的象征意義雖己不復存在,但作為精美的石雕作品、卻是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。獅子雖是外來動物,但傳入中國已1900多年。人們對它由生到熟.還把它的形象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,創(chuàng)造出生動活潑的獅子舞,集民間音樂、舞蹈。雜技于一身,受到民眾的普邊歡迎。
版權屬于: 長城石雕 (http://americansportspartners.com/)
版權所有。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
其他人人閱讀了:
上一篇: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
下一篇:石亭子-雕刻的吉祥圖案寓意是什么
在線留言
留言記錄
-
暫無數據